鼓励更多学生成为志愿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7-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上接第一版)要因地制宜、重在教育,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引导学生根据年龄特点,通过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开展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增强志愿服务意识。要积极选树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先进典型,大力开展学生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和社会媒体,对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广泛宣传。

  意见强调,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搭建学生志愿服务平台。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结合实际,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形成具有学生特点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建设学生志愿服务基地。一是在讲文明树新风的志愿服务活动中,组织开展普及文明风尚志愿服务,更好地传播文明理念,倡导团结互助精神,引导人们知礼仪、重礼节、讲道德;组织学生参加科技、文体、法律、卫生、社会治安、保护生态环境等志愿服务,为普及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营造和谐环境服务。二是在扶危济困的志愿服务活动中,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大力弘扬我国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坚持从办得到、群众又迫切需要的事情做起,把生活困难群众和老年人、残疾人作为重点对象,努力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三是在大型社会活动顺利进行的志愿服务中,开展公共秩序和赛会保障等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学生志愿者到公共场所、道路交通和赛会场馆等重点部位,宣传文明行为规范,参加接待、咨询、联络、秩序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努力创造规范有序的社会公共秩序,为大型社会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四是在应急救援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以高校学生为主,组织志愿者普及防灾避险、疏散安置、急救技能等应急处置知识,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卫生防疫、群众安置、设施抢修和心理安抚等工作。要依托有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和专门学会,组织有相关知识、经验和资质的高校学生志愿者成立专业救援服务队,提高应急救援的专业化水平,保证高校学生志愿者关键时刻能服务、会服务。五是积极倡导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和大学生西部计划等项目,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志愿者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转变观念,提升能力,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

  意见要求,各地各校要加大支持力度,建立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保障和激励机制。要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加强对高校和高中阶段学生志愿者的培训,不断提高学生志愿者素质和服务质量。要积极制订志愿服务培训计划,编辑相关培训教材,定期开展对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工作。要结合实际,设立专项经费,加大对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投入力度,为组织开展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工作条件和保障。加强学生志愿服务相关网站建设,为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和实践活动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充分的交流共享平台。要制订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考评措施,定期对学校开展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并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评估体系。加强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研究,开展工作交流,推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咨询。要在坚持自愿原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组织,倡导学生注册成为志愿者。要积极推动开展高校学生志愿服务认证工作,设立合理的评价指标,建立以量化考核为基础的评价体系。要将高校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关记录纳入到毕业生信息库中。要将高校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情况纳入到评优评奖体系中,把志愿服务作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实践环节,对学生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提出明确要求。要完善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参加志愿活动情况记入学生成长记录中,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可作为学生评优、高校选拔的重要参考因素。